完全斷除煩惱與過失,這有可能嗎?以下是認為不可能的人提出的辯論。
有說語等故,過失非永盡,引遮相猶豫,故是錯亂因。
「有說語等故,過失非永盡」的意思是,有些外道認為,佛已斷除一切過失並不合理,因為佛會說話。他們認為因為佛有說話,所以佛有過失。
「引遮相猶豫,故是錯亂因」的意思是,佛教認為這種邏輯犯了不周遍的錯誤。沒過失不一定就不說話,有說話並不表示有過失。外道提出的理由,頂多只能算是提出了質疑,不能用這個理由做出定論。
犯了類似錯誤的推論,包括「佛陀沒回答,就表示佛陀不知道。」有個人的我執很重,他問佛陀:「到底有沒有我?」佛陀沒有回答。專挑佛陀過失的人於是就說:「這代表佛陀不懂這個問題,所以他才沒有回答。」
當時佛陀不回答的真正原因是,如果回答有我,會使得這個人的我執更堅固;但如果回答無我,會使得這個人變得很不喜歡佛陀,不再與佛陀保持關係,佛陀便會失去利益他的機會。由於這兩種答案都會傷害到對方,所以佛陀選擇不回答。
從佛教的角度來看,佛陀的不回答,正說明佛陀是一切遍智;但看在外道眼裡,佛陀不回答代表佛陀不懂。然而,外道的推論並不合理,不回答並不能代表不懂,因為在這個人提問之前,佛陀早已多次回答這個問題,在初轉四諦法輪時佛陀早就講過無我;在這個人提問之後,佛陀也繼續講過很多次無我。
不過,外道的這種毛病,我們也可能會犯。總是找缺點看的人,的確可能會說:「不回答,就代表你不懂。」但這種理由只是相似因,不是正因。
常故無變故,或便無知故,為何遍計說,諸過失無盡,有因故由修,因對治盡故。
外道說,佛陀的一切過失並沒有淨除。佛教反問:「為什麼你認為過失無法被淨除?是以下幾種可能性裡的哪一種呢?」
第一,難道過失是完全無法改變的常法嗎?如果過失是常法,過失就無法改變,所以才會無法淨除。第二,難道過失雖然是無常法,卻沒有方法消除?第三,難道過失雖然有方法可以消除,但這個方法是我們無法了解的?
以上三種可能,如果都不成立,為什麼你主張過失無法淨除?
相同的道理,也可以這樣運用。如果有人主張我們無法成佛,我們可以用以上三個問題去反問他。第一,難道我們是常法嗎?如果是,那我們就無法改變、無法成為佛,只能在現況中繼續下去。第二,難道我們雖然可以改變,但沒有方法可以成佛?第三,難道雖然有成佛的方法,但這方法是我沒有能力知道的?
以上這些問題,請大家好好想一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