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

57 - 佛的功德為何不可思議?

摘自:2014.9.21  第十一講

為什麼佛有這些功德?這些功德是怎麼產生的?這些問題要用業果的理路來回答。

業果之理,在課程的前半段曾經稍微講過,之後還會再講到。在之前《釋量論》第二品的課程中,透過理路成立前後世,之後說明業果之理,包括:一切安樂都來自善業,一切痛苦都來自不善業。明白業果的基本道理後,我們仔細想想,佛功德是怎麼來的。
以佛的身功德來說,佛身極為圓滿,具有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,如果你仔細去看,佛從頭頂到腳底無比完美、沒有絲毫缺點。而且只要見到佛身,內心就會無比歡喜、悅意、滿足。為什麼佛身可以如此莊嚴美好?
以人的長相為例,這個世界上,有的人長得很美,一看就很舒服,有的人則恰好相反。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?根據業果的道理,供養或布施花朵、修忍辱與慈愛,是感得長相莊嚴的因。由於前世做過這些法行,所今感得今世長相悅意莊嚴。
以下是我的想法。若再分析得更仔細些,這兩種法行感得的長相莊嚴又略有不同。供花可以使得你的外相,包括顏色與形狀美麗好看;修忍與修慈,無論你長相如何,別人一看到你就自然感到歡喜。這兩種法行,雖然同樣都會獲得長相悅意的果報,但之間還是有一點差別。
從人的例子來看,只要曾經供養一點花朵、修一點忍辱與慈愛,就可以感得悅意的長相,那麼,曾經在三大阿僧祇劫裡修慈愛、修忍辱,不斷地以花朵等供養物做上供下施的法行,時間之長、數量之多,完全無法計算。根據業果的道理,當這些因成熟感果之時,他的身會有多麼圓滿啊!
而且,持戒與獲得的所依身也非常有關係。靠著持守斷除十惡業的戒律可以獲得人身,而且不必十戒全守,只要有持守一條戒,就能獲得一次人身;如果十戒全守,不但能獲得人身,而且會獲得非常圓滿的人身。想想看,如果是以菩提心為動機,而且不只斷除十惡業,是連習氣都斷除,在這種狀況下成辦的身,會是何等圓滿呢?
既然因不可思議,果當然也會無法想像。就像龍樹菩薩在《中觀寶鬘論》裡說的一樣:「一切因雖小,能感廣大果,佛具無量因,果有量難思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一個小小的因,可以產生大到無法衡量的果,以外在物質來說,一顆小種子可以長成非常高大的樹木;以內在業果道理來說,一個小小的善,可以感得極大的安樂果。那麼,佛成辦的因數量之多,是我們內心幾乎無法容納的程度,是我們聽了會想「哪有可能?」的程度,由這樣的因而感得的果,當然也超乎想像,因為超乎想像,所以我們也很難相信。

我們容易相信的,大多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事情,然而,不相信不表示不存在,或許我們的無法相信,正意味著某事真的不可思議。否則,若是一般的事情,實在也沒什麼不可相信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