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

94-「證善逝」成立之理

摘自:2014.10.13  第十九講

由救成證知,真固無餘別。善逝證義故,較外道有學,無學增上故。
之前講過,成立「佛陀是救怙者」的理由是「佛陀可以自主且無顛倒地開示四諦之理」;但這個論式要站得住腳,又必須先成立四諦之理無顛倒。以正理成立苦集滅道四諦的正確性後,又知道佛陀透過無顛倒開示四諦的方式救怙眾生,因此可以證明佛陀是「善逝」。

用順次第的方式說明時,善逝指的是「斷善逝」;此處用逆次第的方式說明時,善逝指的是「證善逝」。具有三種特質的證善逝是存在的,理由是:因為導師以無顛倒開示四諦的方式救怙眾生。
「由救成證知,真固無餘別」這句偈頌的意思是,以救護為理由,可以證明佛陀的知具有三種特質,分別是:了知真實義、穩固、無餘了知(真實知、堅固知、無餘知),因為佛陀無顛倒開示了四諦之理。
「善逝證義故」的意思是,此處的善逝是證的意思;「較外道有學,無學增上故」的意思是,這種具有三特質的知,勝過外道、大乘有學道與小勝無學道。勝過的方法是,由第一種特質「真實知」而勝過外道,由第二種特質「堅固知」而勝過大乘有學道,由第三種特質「無餘知」而勝過小乘無學道。
「真實知」指的是如實了知四諦的真實情況;「堅固知」有兩種解釋,第一種解釋是佛說的內容,完全經得起理路觀擇,而且無論前後與表裡都不相違。第二種解釋是因為佛智完全不會衰退,所以很堅固。「無餘知」的意思是,無餘了知獲得增上生與決定勝的一切方便。
所謂「四諦的真實情況」,此處主要是從中士道的角度而說;但一般而言,四聖諦完整包含一切佛法的內涵。因此,如果我們對四諦的了解僅限於明白四諦的體性與分類,這種了解沒有太大的幫助,必須要懂到「明白四諦如何統攝一切佛法」的程度,才算學好四諦。
把佛陀開示的四聖諦內容,自己透過理路去觀擇,確認它們完全正確後,再看到世尊不透過其他阿闍黎的教導,自主地開示這些道理,從這裡就證明一件事:世尊的心續中,有著具備三種特質的知 (即「證善逝」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