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較起來,「有前世」似乎比較容易接受,而「無始」這個概念似乎很難被我們真正接納。有人認為不是無始,只是時間長到無法計算而已,但一定有個開始。也許你的想法也是這樣,但只要肯再仔細想想,就會知道「有始」這個概念在道理上其實站不住腳。
如果有開始,那麼第一個貪欲是怎麼來的?第一個嗔心是怎麼產生的?既然貪嗔產生得如此自然,表示它是經過串習、已經養成了習慣。最初的、自然生起的貪嗔如果來自串習,那就必須有一個外來者把這個串習加諸在貪嗔上。這個外來者是誰?他為什麼要這麼做?再者,這個外來者是怎麼來的?是大自在天製造的嗎?還是無因無緣產生的呢?如果要說這個外來者是由煩惱產生,那就等於承認有前世。總之,經過理路的檢視,就會知道「有始」這件事情與理路相違,所以根本無法安立所謂的最開始。
如果輪迴無始是真的,那麼有幾個問題自然就是該問的。其中一個問題是:我們做任何事,都是為了消除痛苦、獲得安樂,而我們現在用的方法,其實早就用過無數次,無始以來,我們一直用著同樣的方法想要離苦得樂,但一直都沒有效,直到現在,你我依舊沒能脫離痛苦。該問的問題是:無效的方法,還要繼續用下去嗎?
說起來,我們真的太固執了!有時,我們覺得「一年」很久,例如有人說,學習經論需要花一年的時間,我們覺得一年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;然而,無始以來我們用來消除痛苦的方法,明明無效,而且用了無始這麼久,但我們就是不肯改,執意勉強地繼續做下去。無效的方法為什麼還要用呢?真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?雖然一直努力地想要獲得快樂,但到目前為止,令我們感到心滿意足的快樂一個也沒有。真的還要用同樣的方法繼續下去嗎?
這些問題都是該問的。明明努力了這麼久,卻依然沒有從苦中脫離,依然沒有獲得想要的安樂。到底是為什麼?是因為「離苦得樂」是不可能的事嗎?還是我們用的方法不對?好好想一想吧!
已經做了「無始以來」這麼長的時間了,但一點改變都沒有;再繼續下去,結果只會一樣,不會有新的變化。若要完全脫離痛苦、獲得令你滿足的安樂,就不能沿用過去的方法,必須換個新方法才行。「無效的舊方法,繼續用下去,結果依然無效。」這是非常合理的推論。
再者,如果真的生無始、輪迴無始,在一生又一生的流輪中,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,有時親近到願意為了對方而犧牲生命,有時又因為嗔恨而奪取對方的性命,就這樣一直不斷地變換著。
如果四諦之理是真的,那麼,如果真心想要幫助別人,只考慮眼前的這一生顯然並不夠,真的要幫,就必須先脫離輪迴才行。社會上有許多熱心公益的人,他們當然都是好人,他們做的事情也很了不起,都是我望塵莫及的。但是,只要還留在輪迴裡,在無盡的生死流轉中,人與人之間的親仇角色不斷變換,在某一生裡你拚命幫助的對象,極有可能成為你在另一生裡拚命傷害的對象,所以眼前你對他的幫助,既不穩定也不可靠。
如果真的想幫忙,就不能只在這輩子幫,應該要設法每一輩子都像這輩子一樣地幫,而且要生生世世地幫下去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就必須依據四諦之理好好學習,設法獲得投生的自由才行。否則,從某個角度來說,熱心公益是很好的事;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這種幫忙根本不可靠。只要還在輪迴中,你這輩子以母親的角色非常疼愛的孩子,下輩子說不定就成為你恨之入骨的敵人。這樣有什麼意思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