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講到的偈頌「如一轉變時,皆變無別故」,也可以用來詮釋業果的道理。
一般而言,成立前後世存在的理路很多,除了《釋量論》外,其他經論裡也有講到;然而,證成業果道理的理路則頗為少見,其中之一,就是這兩句偈頌。
如果這些不同的蟲,都是從一個大種產生的話,為什麼它們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樣子?同樣的,雖然人的長相基本上與父母有關,但即使是同父母生的兄弟姐妹,外型還是不太一樣。
比如,同父同母生下的五個兄弟姐妹,有的皮膚白,有的皮膚黑,而且外型也有不同。這些不同是怎麼來的呢?朝向答案的第一步倒是不難回答,我們會說:「是基因造成的。」但如果接著問:「為什麼基因會造成這樣的變化呢?」你大概只能回答:「它就這樣發生了。」此外,大概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。
但佛教的回答是:「這些基因之所以會造成這些變化,是因為業的緣故。」
每個孩子「入胎」都有一個時間點,在那個時間點裡,除了父精、母血之外,還須要一個中陰身進入,這三者結合之時就是受孕的時刻。我認識一對夫妻,結婚多年都沒有懷孕。他們也去醫院檢查,但醫生說夫妻雙方都沒有問題。既然沒有問題,那為什麼一直無法懷孕呢?如果時間長度只是一、兩年,也許只是剛好不湊巧而已,但這對很健康的夫妻,經過很多年都生不出小孩,直到多年之後終於懷孕,而且一生就是三胞胎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或許,造成事件發生的原因,除了今生可見的因緣外,還有其他看不見的因素存在。是什麼因素呢?也許值得我們再去想一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