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

84-誰在「執花繩為蛇」?

摘自:2014.10.3  第十六講

針對「把蘊與我想成同一,並不是生貪的因」這個看法,試著用自己的例子想想看。平常,在想到「我」的時候,我們有沒有把蘊體當成我?有沒有把蘊體想成是我?

祖師說,我是安立在蘊體上的。「安立」一詞,就像是「就這樣放上去」的意思,心,在我的蘊體上,把我給黏上去了。這樣說來,就很像是對著蘊體想著「是我」的意思。簡單說,「我安立在蘊體上」的意思,可以說就是「對著蘊體想著我」。
對著蘊體生起計我之心,蘊體不就成了我嗎?對此,可以用兩種思考方式來看。先舉個例子,在某個經常有蛇出沒的鄉村裡,或是一個很怕蛇的人,一條在黑暗中的花繩,就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蛇。請問,此時,這個誤把花繩想成是蛇的人,他到底有沒有認為花繩是蛇呢?
認為花繩是蛇的心,用佛學常用的名相來說是「執花繩為蛇」。在描述上述的狀況時,我們經常會用「執花繩為蛇的心」這種用詞。但是,想想看「執繩為蛇」與「執瓶為無常」這兩個詞,句型看似一樣,都是執A為B,但這兩種心的狀況有一樣嗎?
「執瓶為無常」這種心,是在認識瓶是無常後產生的;但是「執繩為蛇」則不是如此,如果你真正認識黑暗中的那條繩是繩,怎麼還可能會執繩為蛇呢?當然不會。
回到剛才說的兩種思考方式,一種思考方式是那個覺得自己看到蛇的人的想法,另一種思考方式是站在旁邊看著這一切發生的旁觀者。前者雖然在黑暗中指著花繩說那是蛇,但在他心裡其實並沒有「繩是蛇」的看法,他知道繩不是蛇,所以,站在他的立場,他並沒有執繩是蛇。就好像執瓶為無常,是在認識瓶是無常之後發生的;同理,如果他真的認識到在地方的那一團東西是花繩,就不會指著花繩說是蛇了。

另一種思考方式,是站在旁邊看著這一切發生的旁觀者。由於他很清楚地上的那一團是繩,也知道前者在黑暗中把花繩誤認為是蛇,所以他說:「某人把花繩當做蛇了。」站在這個人立場,他覺得某人執花繩為蛇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