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

19 - 面對所謂不完美的師長,弟子應該怎麼想?

摘自:2014.9.13  第四講

問:剛才您提到,有人問您:「要依止這種行為有問題的師長嗎?」對於您的回答,我有一些不明白。
要不要依止某一位上師,只看他是否能告訴我們解脫與成佛之法就可以了嗎?他的行為舉止難道都不用去觀察嗎?在這個時代裡,很多人的知識都很淵博,他們很容易就能告訴大眾什麼是四諦、如何解脫與成佛,但他們的行為甚至比一般人還要糟糕。這樣的人,也是可以依止的對象嗎?

答:
我並不是說,有能力開示正確的道路,就算是符合善知識的標準。從師長的角度來說,他最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,是有能力開示正確的道路,但是,在這個前提下,如果他還具備其他愈多的功德,對弟子當然愈有幫助。例如,某位師長既可以開示正確的解脫成佛之道,而且他又會飛,這當然很好。
這位師長因為會飛,就會吸引很多人慕名前來,這樣一來,他就能做很多利益眾生的事。不只如此,他最好還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,語言能力也要很棒。如果他懂得多國語言,不論哪一國人來到他面前,他都可以利益對方。總之,從師長的角度來說,除了有能力正確示道,還應該努力具備更多其他的條件才對。
但我現在講的,是從弟子的角度來說的。身為一個弟子,面對所謂不完美的師長,心裡應該要怎麼想?
從弟子的角度來說,假設你現在已經有一位師長,而且他可以為你開示正確的道路,這是前提。在這個前提下,如果這個師長同時又具備其他更多的功德,這樣當然最好,你當然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去依止另一位功德較少的師長。但如果這位師長既沒有其他的功德,而你又沒有其他的選擇,那麼你該做的,就是去依止眼前這一位上師。因為你既沒有別的辦法,而且依止他,也可以達成你想要的結果。
再者,你說「現代人知識淵博,能開示四聖諦的人很多。」對於這句話,我並不完全認同。我想,能講解四聖諦的分類、體性的這種師長應該真的很多;然而,有能力正確又透徹地詮釋四聖諦的師長,我覺得並不多,甚至應該是非常稀有吧。
此外,你說「這些師長的行為甚至比一般人還要糟糕!」這句話,我覺得也很難成立。舉例來說,某位師長的脾氣很差,而你自己剛好又是那種很少生氣、也很不喜歡人家生氣的人。看到師長愛生氣,你心裡馬上就會產生「這位師長怎麼比普通人還差勁!」的想法。然而,事實上,這位師長只是在生氣這件事情上,比普通人差;但在其他方面,這位師長肯定有比一般人更加優秀的功德。
再舉一個例子。有的人很用功,在經論的學習上有很好的成績,但在暫時上,他還沒有把所學與道次第結合起來去實修,你因此覺得他的行為比普通人還差。然而,即使在你的眼中,他的貪嗔煩惱看起來比一般人重,但從痴的角度來看,由於他精通經論,消除了極大的愚痴黑闇,在智慧方面他就是非常優異。未來,只要他的心有一點轉變,幾年甚至幾個月之內,他的證量可以一下子就變得很高。
反觀一般的普通人,雖然心地善良、脾氣也很好,但是不懂經論。未來,當他的心有了轉變,想要好好修行時,恐怕他得先花上十五、二十年的時間學習經論才行。如果他想馬上跟那個有經論基礎的人一樣,在一、兩年之內就生起很高的證量,恐怕很困難。
所以「比普通人還差!」這句話,頂多只適用在某些方面。他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普通人差而已。
如果每個缺點都要拿出來放大檢視,那麼,就算是十地菩薩也不完美、也有缺點。只要還沒成佛,大家都有缺點。
教你經論的師長,如果他跟達賴喇嘛尊者一樣好,無論在智慧、慈愛等方面的功德都跟尊者一樣,那麼,他就會像尊者一樣有名。那麼有名的人,你大概也就沒機會跟他學經論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